閒話尋醫 陳三郎
鄧小平有一句名言:不論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尋醫亦然,不論“名”醫什麼醫, 能醫好病就是好醫生。這個淺顯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當遇上實際問題時就有很多人不懂。一聽到說某醫生是什麼大教授、專家甚至是什麼“國家某領導人的私人醫生”(只是聼他說的)等等,心理上便直接認為一定是醫術高明的醫生;獲悉某醫生沒什麼學位頭銜, 名不見經傳, 也不是在鬧市中心名大廈掛牌, 心裡便先看低了一半。這種心態在經濟比較貧窮、文化教育不深的廣大社群中較少, 因為他們沒太多錢,不敢奢望看“名醫”, 不會想得那麼多,只希望遇上能醫好病收費也不貴的醫生。而在富有的再加上肚子裡有點墨水的人之中, 就比較多認為名銜越大收費越高的醫生就一定越有料, 診所門面 裝潢得越華麗的就肯定越有本事。這種心態有時也真會害死人。
我有一個非常富有且在社交上也很有面子的親戚, 一次在內地旅行得了病住醫院,醫生建議打藥針, 我這親戚便要求一定要請教授親自給他打針, 以為教授一定比普通護士有本事,結果這教授的針法高明到令他痛得呱呱叫。第二天由一個普通護士姑娘來動手, 結果從頭到尾又快又不很痛。什麼理由? 其中的原因(原因可能有多個)是這教授雖然有「醫學教授」之名, 却無「打針經驗」之實, 而那護士姑娘天天不知為多少病人打針,「熟能生巧」,雖然無「教授」的名銜, 却有「打針能手」之實。這就提示我們,如若尋醫,切不可「重名輕實」, 而應該「重實輕名」,講求實際最重要。
又有一個非常富有的婦人, 化費不知多少百萬千萬的金錢長期去接受某名醫打什麼“名貴針”, 以為這樣一定可以達到她之所求, 打這種針一打就是十多年,結果患上了據說與此有密切關係的癌症, 可悲又可憐的她被人又取又騙失去了幾十億金錢, 最後連生命也賠上!這件事又告誡我們, 這「名醫」十九是 騙棍,也可能是杏林敗類。
留意一下時下傳謀界文章廣告, 便會發現「名醫」、「名專家」、「名教授」......滿天飛, 令人眼花撩亂, 分不清哪個真哪個假, 稍一不慎, 金錢損失事小, 損了健康甚至丟了性命却事大, 這不能不加倍警惕呵!
我年已過古稀, 不年輕也不算太老, 不敢自認為有見識。在內地艱難窮困的生活環境中, 通常說的五大社群類別:工(工人)、農(農民)、兵(士兵)、學(學生)、商(商人),我除了沒有做過商人之外(當時在內地也根本不存在私人經商), 其他都當過(1968年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到軍墾農場接受鍛煉, 由學生連調往解放軍機槍連培訓, 正式過部隊生活),後來又到地方當教師兼業餘中醫師, 在這漫長的歲月中, 我有幸接觸過許多不同層面、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遭遇的人, 上到大幹部官員, 下至街道小百姓甚至勞改釋放犯。定居香港後,數十年行醫生涯, 日日都在「望、聞、問、切、摸」, 天天接觸不同的人,人的類型更多更復雜更多采多姿, 用不太雅聼的歇後語形容就是: 山大林密——什麼鳥都有。
看人接觸人多了, 自然有所領悟, 那就是: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真人往往不輕易露相,往往是其貌不揚或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納, 表面看去很平凡, 實質是深藏若虛, 身懷特才。人也好比河水, 沒有什麼料的河水因為水淺所以嘩啦嘩啦叫, 深怕沒人知道, 深不可測的河水却是沉默的, 有「深度」的, 它沒有太多揚聲, 却是“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嬌艷的桃花李花不出聲, 樹下本來沒有路, 但欣賞的人多了, 也就踩出路來,正如俗語說的: 沉默就是金。
在民間普通人當中不乏醫林中的藏龍臥虎, 他們表面看去平凡, 而且大都淡泊名利, 純樸隨緣, 待人處世低調, 說話做事虛心謙讓, 不會熱衷於宣傳。恩師南拳真傳人黃嘯俠師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晚年退居番禺市橋郊外的家鄉, 過着簡單樸實的農村生活。他為人隨和低調, 一身普通村民穿著。他醫術高明,許多遠地人都慕名而來求醫。他心地非常仁慈, 治病細心認真, 從不保守, 也不開口要錢, 遇有窮困的人便贈醫施藥。黃師父德高望重, 很受人們的愛戴和尊重, 他上茶館嘆茶, 許多人見了都會立即起身爭相讓座, 大聲稱呼:“黃師父!”。
時代「進步」了, 許多幾千年來守護着上億中華民族健康平安的「民間療法」、「民間方藥」等登不上現代醫學院的大堂, 那些有真才實學的民間高手也因為沒有什麼文憑名銜沾不上醫學界的邊, 這些寶貴的確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中華文化「遺產」, 漸漸被人們遺忘、拋棄了,真是非常可惜! 人們總是擺脫不了事物表面的迷惑, 總是缺乏透過表面看本質的思維,《史記》有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春秋魯國人,外表醜陋,內裡智慧), 說的是魯國人子羽,相貌醜陋, 孔子因之不願收為學生, 後來勉強收之, 方才發現此人乃好學生(子羽後來成為有名的學者), 遂感嘆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典故說明表面的東西并不代表本質。是故也, 如若尋醫應重實際, 切莫只看外表, 過於探究有何學位有什麼名銜, 這樣也可以避免“漏眼”, 給自己多一點有益的選擇, 多一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機會。然乎?
內地雜誌《格言》在2009年第22期發表了一篇題為《沒有學位的大師》的文章, 談到中國近代著名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和傅斯年在柏林大學深造時, 對學問最勤奮最有定力,是“寧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 但他們都沒有獲得任何學位。陳寅恪桃李滿天下, 連已故的著名學者季羨林也是其學子, 但他的侄兒陳封雄說:“寅恪叔被人們尊為‘教授之教授’, 而他本人終其一生連個‘學士’(學位中最低的一級)學位都沒有。”陳封雄也曾經問自己的叔叔陳寅恪:“您在國外留學十幾年,為什麼沒有得個博士學位?”陳寅恪回答說:“考博士并不難, 但兩三年內被一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陳寅恪還說,他20歲到了德國之後, 就立志要盡量多學幾種語言文字。為此, 他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知識、找資料方面,對於能不能獲得學位, 并沒有放在心上。
陳寅恪學富五車, 桃李滿天下, 是聞名於世界的大學者。由於他在學術上的非凡成就, 一生之中被授予的名銜很多(是社會授予,非本人考取),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他被世界一流的牛津大學聘為漢學教授。盡管這樣, 陳寅恪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學問的追求, 始終是「輕名重實」, 可見他廣闊的胸懷和遠大的目光。
話說回來,學歷(位)、名銜是對一個人所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在學術上的成就或其對人類社會作出的貢獻等的肯定或鑑定, 它無疑地會受到社會的重視,尤其是活在時下的社會,人們更無可奈何地要重視、要追求學位名銜,因為幹起什麼事來都要探究「師出何處」, 有何頭銜。招聘單位對應徵者要看文憑、問名銜,見工的要帶文憑、報名銜,不管是「實」銜還是「虛」銜,是「真」銜還是「假」銜, 只要有「銜」就行, 而且似乎“銜”越大就越吃得開。於是不少人為着找口好飯吃而嘔心瀝血, 絞盡腦汁, 甚至「不擇手段」去爭取這僅屬稱號的表面東西, 這實在是辛苦加上“心苦”呵!
追求學位、名銜(頭銜)或許是「順應潮流」, 是「時代需要」, 心態無可厚非,可以理解, 然而但願是「名副其實」, 而不是「徒有虛名」啊!
2014–4–3 三郎寫於醫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