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星期四

我和顧興義老師


我和顧興義老師
                      ——《診餘閒筆》(11
                   (一)同是文人 相敬不相輕
1968年我畢業於華僑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廣州軍區某一部隊接受鍛煉,於1970年夏到廣州第一師範學校擔任語文教師。顧興義老師1967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也到過部隊鍛鍊,1970年來到一師當語文教師,和我成了同事。我們没有因為同是文人而相輕,却有因為同執教鞭而相敬;我們沒有為投對方之所好而矯揉造作,却有因惜才敬才、坦率善良、努力上進、對國家的教育事業盡忠職守而成為誠挚朋友。我們共事時互相尊重、關心、勉勵,分開之後保持聯络、互通有無、心中長有對方。我们分道揚鑣後雖然各在遙遠的一方,沒有太多的見面和太多的說話,甚至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了聯絡,但是一旦知道對方有需要,便會出現在對方面前,盡力為對方添力添智,為對方分擔困苦憂愁……
我和顾興義老师就是這样的一對朋友,一對平淡平凡却情真義實的朋友。
                    (二)至高無上的朋友情
在八十年代,通訊工具還不發達,聯絡多用書信往來。顧老師在給我的信中曾經說:朋友之間在事業上給以支持和幫助,是至高無上的朋友情。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顧老師因文化教育工作上的需要,欲與香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何紫先生及香港著名作家東瑞先生取得聯絡,剛巧東瑞(原名黃東濤)是華僑大學中文系低我一屆的同學,也是我要好的朋友,而何紫先生又是東瑞的好朋友,於是在我的牵線下,顧老師很快便和他們聯絡上了。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初,顧老師在工作上急需有關培訓秘書人才的資料,我按顧老師的要求到香港各書店尋找,最後盡力辦到了。其實,朋友之間在事業上的互相支持幫助,顧老師早在1975年就已經作出了令我一生難忘的榜樣,我今天能棄文從醫成功,能成為香港有史以來中醫首次獲得香港政府承認、首一批政府批準給予註冊的中醫師,其中就有顧老師不可磨滅的一份功勞。事緣1973年我申請出國後,便開始一邊業餘學中醫一邊不放過任何機會給人診病實踐,立志要學好岐黃之術,將來到香港後徹底改行。當時顧老師也在業餘學中醫。兩年後的1975年,我已為校內校外的好一些人治過病且初有成績,顧老師却因致力於其他學問而停止了學醫,他便把自藏的中醫書全送了給我,還贊我悟性好,鼓勵我繼續努力。顧老師送給我的醫書我至今還保存著,有的因為翻閱得太多而破舊了(見照片),我從這些書中獲益匪淺。
我曾經在2013620日出版的香港文學雜誌《城市文藝》發表過一篇題為《一次難忘的醫療經歷》的文章,在文章結尾便提到顧老師送我醫書的事,文中還提到廖晏中老師、許慈如老師(已故)、姜麗清老師、楊尔鴻老師的母親、溤北炎老師的太太、陳頌軍老師(已故)等,都幫助過我或找過我看病。我非常感謝他們當年不但沒有瞧不起我這個師出無名、半路出家的小郎中,反而信任我,「以身試法」給予我實踐提高的機會,我今天能徹底改行成為一個合格的、受社群認可的中醫師,其中就有他們的一份功勞。我真感謝他們,感恩他們!
                (三)福報來自福田播福種
顧老師為人敦厚,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他的心田是福田,福田播善種,總會得善果。
2018221日我在群組發表了題為《嘔吐兩個多月病在哪?》的文章,文章全用我與病家往來的微信原文寫成,說的是我有一位姓曾的大學同學患嘔吐兩個多月,一吃東西便吐,連喝水也吐,進出醫院數次,先後至少有十個醫生診治過皆罔效,最後只能靠吃止嘔藥或打止嘔針。我隔山診症診斷為脾胃虛寒,氣虛胃氣虛,給予處方「三郎加味香砂六君湯」,前後調治十天,曾同學所患頑嘔遂告痊癒(後追訪數月無復發)。顧老師給我微信,說他年青時得了十二指腸潰瘍,經常胃痛,近幾年胃常不適,胃脹,返酸,食慾不振,問我這處方是否也適用于他?我經分析後明確答覆:脾胃功能虛弱失調,寒聚陽虛(不溫)所致,此方適合,且療效必佳。顧老師服過三劑後有所改善,續服至二十餘劑獲良效。
「三郎加味六君湯」由古方六君子湯加生姜、大枣、砂仁、木香、丁香而成,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化痰,和胃消痞,降逆止嘔。凡脾胃虛寒、氣虛、痰濕內聚所致脘腹脹滿或疼痛,胃口差,氣短咳嗽,嘔吐泄瀉等都宜用。
我的臨床經驗總結是:凡脾胃疾病以及由此導致的體質虛弱、疲憊乏力、精神不振都用之有效。
54日「五四青年節」那天,我帶了自己研製的印尼爪哇「三姜(姜黃﹝皇﹞、黃姜、生姜)粉專程到廣州探望顧老師,兩老友久別相見格外高興。顧老師親自下廚做飯,弄了幾味潮州風味讓我品嚐,這一餐我特別開胃,比平日多吃了大半碗飯。我也親自給顧老師示範沖飲三姜粉,強調此三姜粉除對護肝消炎通血管強五臟有良效之外,對健脾胃更是天然而有特效,相信顧老師的胃病在各方面的護療下,痊癒指日可待。
                 (四)孜孜不倦 老而彌堅
顧老師顧教授是廣東省作家恊會會員、廣東省繼續教育恊會副主席、廣東省收藏家恊會理事。顧老師近半個世紀從事文化教育工作,擔任過許多文化界重職,著作甚豐,成績斐然,對國家的文化教育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顧老師送給我多本著作,其中用了數年心血完成的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一套書,受到國家文化部門的高度重視,已經或將會在全國範圍加以推廣。
顧老師孜孜不倦,老而彌堅,我深深為顧老師的精神所感動,我為有這樣優秀的朋友而感到驕傲、自豪!
然而,看到顧老師白髮蒼顏,瘦削的身軀,有點憂鬱的眼神和聽他低細微弱的說話聲,我內心又填滿了說不盡的憐憫,說不出的心痛!
老顧啊,辛勞耕耘大半世,春蠶吐絲當息時。早晚風雨多保重,四方親朋心惜你!2018513母親節三郎寫於書房‧香港·‧

:三郎加味六君湯
党参15 白術12 茯苓10克陳皮10 法半夏10 砂仁10 木香10 丁香4 炙甘草10 生姜三片
煎法和服法:四碗清水煎八分(大半碗),半空肚(飯後一至二個小時)温服。每天一付。
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化痰,和胃消痞,降逆止嘔。
主治:脾胃氣虚、胃寒痰濕、纳呆嗳氣、脘腹脹滿或疼痛。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