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朋友多了路好走呢,還是路好走了朋友多?
——《診餘閒筆》(25)
三郎
日前,向平時有聯絡的朋友們發了一張早安問候圖片,圖中附有“到底是朋友多了路好走呢,還是路好走了朋友多?”的文字,沒想到朋友們竟然對這個問題感到興趣,紛紛作出反應,各抒己見。有兩位我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廣州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的學生更寫道:老師有何高見?學生聽教。
有一句流行了很多年的諺語“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意思是說在家時可以依靠父母的照顧料理,出門在外則需要靠朋友間的幫忙關照。很多人都認為,朋友多,路好走(辦法多),辦事成功率大。說的也是,就比如你到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陌生城市旅遊,那裡有居住了很多年的朋友招待你,做響導,這樣,你的旅遊一定會順利很多。
但是很不幸,我刻骨銘心的人生經歷偏偏將看似有道理的“朋友多了路好走”這句話敲擊得粉碎!
我七十年代中來到香港,在九龍觀塘合和大廈某樓一單位開設中醫館,人生地不熟,門可羅雀,經營相當艱難,租金吃飯都了成問題。我的同學或朋友都不少,然而因為他們知道我不是科班出身,從來沒有在醫學院校上過半堂課,對我的醫術十分懷疑,不敢介紹病家來給我看病,有個別的更在背地裡冷嘲熱諷,我沉默,心裡不好受。幾十年過後的今天我回頭再看此事,感受大不一樣,我應該感謝那些曾經卑視我的人,因為他們是在渡我,教我懂得了遇事要能忍得住氣,受輕視時要能心蘊骨氣,創業面前要能爭氣!
「窮則變,變則通。」後來一次因緣巧合,我從當時的成報上一篇“將醫療搬進公園”的報導中得到啟發,心想,既然人們不上門找我,我就走到人群中去讓大家看看俺是誰吧!於是作了一切準備後,每天一早便提著藥箱到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找個固定有大樹遮蔭的供人們休憩的長椅上擺醫檔,專為晨運客治療風濕痛症什麼的。我夙興夜寐,刻苦專注於醫務,決心走好自己的路,這是1977年中至1981年間的事。我很快便受到群眾的歡迎,漸漸地幹出了點明堂,後來更有能力購置單位開中醫診所了。我自信自己是一把不鈍的錐子,只要有機會便能破壁冒尖。若干年後曉有名氣了,原先九龍觀塘我開診所的那層大廈竟然先後有三個住客老遠輪渡過海到香港北角我的診所來找我看病!大家一談知道是舊鄰居,格外熱情,還相約飲茶成了朋友。多年後有不少社會名人甚至世界級富豪都曾經是我的病客!“時來風送滕王國”,我的路好走了,在別人眼裹看來是個東西了,朋友也就多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則成語,林中的桃樹李樹因為花朵美麗,果實香甜,因此來欣賞的人便絡繹不絕,樹下本來沒有路,來欣賞的人多了,便也走出了一條路。這說明只要自己行,有實力,有讓人敬慕的地方了,便會有許多人來靠近你,結識你。俗話又說,有花自然香,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都是同一個道理。
以下離開正題說一點與“路”有關的老人問題。
我今年八十二了,走完「創業路」之後,今天繼續在「夕陽路」上努力前行。這條路又叫「餘生路」,或叫「終站路」,是老人最終要走完的路。這條路艱辛萬千不易走,因為必須具備「高齡不痴呆,終老能自理」的條件才能走完全程。這絕非一般老人能做得到的!不少老人從六、七十歲開始便出現了老化,然後逐年地惡化,漸漸的腦不好使了,手腳關節功能喪失了,最後失去了自理能力,只好坐在輪椅上或躺在床上,過著沒有陽光,沒有自由,沒有快樂,沒有尊嚴的生活。可以說絕大多數的老人都沒能走完「夕陽路」便倒下停止了前行。
然而,人畢竟還是要活下去的,腳下的路再艱難也還得走。健康要靠自己爭取,目前生活尚能自理,肢體手腳關節功能還頂用的老人們,應該有“萬一有一天生活不能自理”的危機感,要將「高齡不痴呆,終老能自理」作為餘生追求的目標。世上最怕認真兩字,只要下定決心樹立起堅強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條件行動起來,通過各種可行的方法去改變現狀,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即使已經存有這樣那般的肢體手腳不便,時間也一定會給予回報,一定會讓你慢慢地有進步,直至爭取到最好。堅定信念,知行合一,在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同時,學習一點自我提升的智慧,保持一份覺知和清醒,多一點寧靜冥思,多想想哪些運動或做法有助於自己的健康,屏蔽一切與自己無關的人和事,心有山海,靜而不爭,爭便內耗,內耗便自損,自損便自毀,及時止之,以維護自身能量的長久不衰。要相信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必定能達到「高齡不痴呆,終老能自理」的目標,安享晚年。
來,朋友,共修共勉!
2023年9月6日.三郎.香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