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有個圓滿的人生結局
——《三郎醫話》之四十三
——《拉筋乃運動之本(下)》
——《三郎醫話》之四十三
——《拉筋乃運動之本(下)》
預告
最近我連續寫了兩篇以《拉筋乃運動之本》為題的醫話,此即將發送的下篇,會同時附上我平時拉筋的簡單示範視頻和有關照片。在這裡,我想先說說我寫這兩篇醫話的生活基礎和目的期望。
(一)生活基礎
1973年我還在廣州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教的是語文和文藝理論。該年春天我申請出國,同時也考慮到往後的出路,想改行。因為當教師,香港英殖民政府是不承認內地教師資格的;打份工,我性格耿直狷介,不習慣看人面色吃飯;做生意,我沒興趣,也沒本錢。那麼要轉哪一行好呢?反復思慮,再三衡量,覺得當中醫最適宜,因為我有較好的學醫從醫條件。我母親是地道的中國農村婦女,沒讀過書,但懂得不少民間醫術,從小母親便教我刮痧,用簡單的草藥和方法治病;我少年時便拜師習武,同時接觸過跌打傷科醫術;父親和四弟陳功武在印尼雅加達開設「康樂醫療所」行醫,這對我有正面的影響,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對中醫學有興趣,再說學中醫必須中文好、悟性好、記憶力強,這些我都不賴。總之,我學醫行醫的條件具備,於是決心棄文從醫。1974年夏,印尼椰城著名氣功中醫師,也是我的恩師、椰城山東公會武術教練紀學褔師父的入室弟子——我四弟功武回祖國探親。在四弟的教授提點下,我開始氣功鍛鍊,并陪同他走南闖北訪師問友。其中回過家鄉與興寧數名客家名師磋研武功、到番禺拜訪已退休原廣東省體育學院武術教授、南拳真傳人黃嘯俠師父、東北野戰軍退休老中醫蔡松濤老先生、楊氏太極陳漢光師父等等。
這些生活經歷,都為我後來要做的事打下了堅實的寶貴的基礎。
(二)目的和期望
1976年4月我到香港後便開始行醫。我明白當醫生的首先必須自己身體健康,然而由2002年我61歲開始,盡管我在鍛鍊身體方面作了努力,由於養生保健知識的不足和有家族遺傳心臟病等的原因,我一直是在與大大小小的疾病鬥爭中走過來。
大家還記得吧,去年即2015年6月,我病得很厲害,曾經因心臟病先後三次接受「通玻仔」手術、共置上9個金屬支架的我,差不多同一時間受到嚴重鈉低、重感冒、急性腸胃炎、尿頻「四病齊攻」的襲擊,其時我太過虛弱,急診進院。我毅然退出了所有的微信群組,將醫所的事包括往來電話,一概交給太太和兒子去處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專治病。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最後我不但戰勝了疾病,而且因禍得福,豐富了醫學經驗,研擬出幾條良方并研製成甚受病人歡迎的中藥丸。
我經這一次大病,意識到自己確實老了,抵抗力有限了,今後再也不能發生類似的事了,否則人生很快便劃上句號,於是製訂出一套完整的養生保健方案,並且認真加以實行。這一年多來,我的身體狀況保持很好,相當穩定,沒有生病過,飲食起居很正常,思維敏捷記憶力也強,連續一、二個小時氣功推拿給人治病也無難度,到醫院覆診心臟病,醫生主動將給我長期服用的多種西藥減少一半(我平時就已經自減服西藥),不少熟悉的病人或朋友見到我也會不經意地說我比以前精神得多……
我的健康有了長進,我堅信只要在管理好飲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堅持做拉筋運動和隨時隨地做「十一保健法」,我的健康就能繼續得到昇華。但我並不滿足於眼前的「近期健康」,而要力爭遠期的「終極健康」,也就是說,當我有一天要離開「地球大酒店」的時候,我要有個免了痛苦、沒有給家人帶來拖累、不帶走一分遺憾的圓滿的人生結局!
記住!圓滿的人生結局不是僅屬於個人的,而是屬於大家每個人的!
各位鄉親弟妹們、朋友們,我將在明天即2016年8月14日星期天上午發送的《拉筋乃運動之本(下)》一文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能將拉筋運動及「十一保健法」變為你的至愛記在心裡,印在腦裡,隨時隨地做,零零星星地做,平均一天只要付出輕微勞力的30分鐘,你便將獲得30年健康的回報,這回報就是:餘生少病痛、晚年夕陽紅、壽盡可善終!
我雖然不是和你們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願意和你們同年同月同日享受人生!
這就是我寫醫話的目的!
2016–8–13 三郎完稿於醫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