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瞑眩反應
——《三郎醫話》(69)
(接上篇)
(二)瞑眩反應與副作用的區別
瞑眩反應和副作用很容易混淆。在臨床上,對瞑眩反應缺乏認識的人甚至醫師,都容易將瞑眩反應誤認為是副作用,因而大為緊張,以為是治療錯了,是毒副作用了,於是急忙另找醫生治療甚至入院求醫,新的治療強將排毒除病的瞑眩反應壓抑下去,於是病根重新陷入體內,導致最後病痛不但不癒,反而加重,而且再醫已不易,這是很可惜的啊!
以下提供區別以上兩種反應的三個要點:
一、 瞑眩反應程度再重也是患者能忍受的,而且多數時間也不會太長,少則一、兩天,多則十多天或許更久一點,隨着疾病的減輕,反應便逐漸由重到輕、由慢到快緩和下來,直至消失,病也就好轉或痊癒。而副作用則是由輕到重,而且不斷加重,反應強烈,以致病人承受不了,甚至導致死亡。
二、 體質好的人對瞑眩反應一般不太明顯,而副作用則不然,無論體質好與差,對錯誤的治療、藥物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毒副作用。
三、 瞑眩反應在令病人可以承受的同時,也令病人感到病情逐漸穩定減輕(即使時間長些),而副作用卻是令病人感到嚴重或不斷加重,以至受不住(此時應該立即停止治療服藥,設法另行治療)。
(三)正確認識瞑眩反應
瞑眩反應可理解為排毒反應、除病反應、調節反應、有效反應、好轉反應、治癒反應,是身體經過治療調理後,人體陽氣(正氣)調動起來修復機體的必要過程。首先腦子裡要有中醫瞑眩反應的概念(這點不容易,因為長期以來西醫理念已在絕大多數人腦中根深蒂固),遇到瞑眩反應,要冷靜領會一下是可以忍受的瞑眩反應還是不能忍受、不斷加重的毒副作用,不要輕易轉求他法治療,若將瞑眩反應強壓下去,將會失去治癒的機會。
記不清有多久沒有寫醫話了,這篇《瞑眩反應》是我大病加疫情之後寫的第一篇醫話,希望對大家有助。
2020年9月20日慶祝妻生日完稿‧三郎‧香港‧
醫師:想問本人如行路二至三小時侯,右腳痛及不能屈下,好似扯住,本人不能完全踎下,好似膝頭哥後邊有嘢扯住一樣,睇醫生及針灸不能醫好,平時坐着半小時起來的時候雙腳要等一陣才能行走,請問知否是什麼原因及醫治方法,謝謝請回覆
回覆刪除